過了一個元旦,“羋月”商標的報價再度攀升。
商標的持有人之一王超稱,廣東一家食品企業(yè)開價100萬元,而最初的注冊成本僅為4000多元。
廣東商人愿掏100萬
一年多前,因為讀了小說《羋月傳》,鄭州80后王超花4000多元,委托河南先風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注冊“羋月”商標。
如今,當初的小成本投資迎來驚人的回報。王超表示,一上海商人開價60萬元購買“羋月”商標。媒體的介入,將此事引向更大的輿論場。元旦前,“大概有30家企業(yè)打來電話咨詢買商標的事。”這些企業(yè)大多集中在北上廣,遠至黑龍江。
2016年1月1日,王超告訴記者,“價格又漲了。廣東一家大型食品企業(yè)的老總打電話說愿出100萬元!
在鄭州做化妝品生意的李某,則把自己完全藏匿于風暴后,他獲得了“羋月”商標的3類和35類使用權。
國際上,商標有45種類別。王超只申請到了29類和30類,其中29類包含肉、以果蔬為主的零食、小吃、蛋等,30類包括咖啡、茶、甜食、面包等。
李某申請到的3類包括洗發(fā)液、洗潔精、化妝品、牙膏等,35類包括特許經(jīng)營的商業(yè)管理、廣告等。
王超咨詢的商標界人士評價,“‘羋月’商標最大價值的類別是衣服,其次是食品!崩钅巢⑽醋稍冞^手中商標的估值,他的理想價位是60萬元。
多方參與角逐
因為盲查期的存在,“羋月”商標的申請充滿了不確定性,儼然一場宮斗大戲。
2014年9月3日,王超以母親的名字,申請注冊了“羋月”商標29類、30類和35類。“當時在盲查期內,查不到是否已被注冊!贝砉竞幽舷蕊L商標事務所負責人解釋,因為提出申請到錄入電腦需要時間,這一過程3到6個月不等,在中國商標網(wǎng)上是查詢不到的,被稱為查詢空白期。
想了想,王超決定冒險。9個月后,他才獲悉結果。
加入“羋月”商標爭奪戰(zhàn)的并不止上述兩家。吉林修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在2014年9月19日遞出“羋月”商標3類、5類、29類、30類、35類的申請函。2015年7月31日,其5個類別的注冊申請,均被駁回。
其他公司在“羋月”兩字上做文章。2015年4月3日,北京云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一口氣遞交7個“羋月軒”商標申請。2015年12月4日,7個商標申請無一命中。
2015年9月17日,東陽市花兒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申請注冊“羋月傳”商標,至今不知是否注冊成功。該公司為電視劇《羋月傳》的出品方之一。
喧囂之下,也有學者冷靜地指出,某些“熱點商標”確實對企業(yè)拓展市場很有用處,但憑借熱點商標一炮而紅的企業(yè)屈指可數(shù),最終還是要靠產(chǎn)品和服務來說話。
摘自《金陵晚報》 |